家电多元化是被逼 跨界和专业谁更有未来?

到底应该是快速多元化、坚守专业化,或者直接跨界扩张,对于当前所有家电厂商来说,是一道不得不快速做出决策的选择题。接下来,不同规模和实力的家电厂商,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家电多元化是被逼,跨界是打劫,专业化才有未来?

 

没有路是一种痛苦。但很多时间,路太多也是一种痛苦。对于当前的不少家电厂商来说,如何在专业化,多元化,以及跨界经营的道路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和方向。这已经是一道关系家电厂商未来几年生存还是灭亡的大问题。

从去年以来,家电行业的厂家多元化扩张,以及实体店经销商的跨界经营热潮,再度掀起一轮波澜。引发了整个家电产业的热议,并吸引了一些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关注。

特别是在格力、创维等一大批曾经的家电专业化标杆,纷纷多元化引爆之后,大量原本坚守专业化道路的中小企业,开始惊慌:如果不快速多元化,未来是不是已经无路可走?如果继续走专业化,那么又应该如何走下去?

同样,对于市场上大量的家电实体店老板们,纷纷在家电主业的生意不旺背景下,开始寻找卖水果、卖酒水、开KTV等新业务布局和试水。同时,这也让不少家电经销商都开始思考:是不是我也得找退路、找新路、找第三条路?

从专业化,到多元化、跨界经营,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到底是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很多人都在说,多元化都是被逼的,而跨界只是一场短期市场打劫的行动,唯有专业化才能见未来的阳光。

单从字面意义来理解,似乎很有道理:比如说,对于所有家电厂商来说,只有专业化才能做精做强,这是一条必经之路。看看美的集团当前的成功,关键就是通过事业部体系下的专业化运营,才取得了在各个家电品类的"数一数二"地位,实现持续做强、快速做大。

再比如,无论是格力的多元化,还是创维的多元化,都是各自在空调和彩电业遭遇增长天花板,谋求大规模增长乏力后,才做出的一种无奈选择。要不然,为什么过去10年、20年不做多元化,偏偏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实施?

上述观点看似有理,但只是一种逻辑上的游戏。因为无论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或者跨界经营,三者本质上并不是相互取代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和协同的关系,多元化之后也可以继续在相关品类和业务上进行专业化操作。

比如说,对于格力来说,其在经营业务的多元化扩张之后,还是可以保持产品品类的专业化运营,两者之间并没有冲突。而唯一需要调整的,则是集团层面的经营管理手段,需要赋予不同的专业化团队相应的"权、责、利"。

再比如,家电经销商,在现有的家电零售业务之外,跨界经营一些其它业务:酒水、餐馆等。实际上也是一种多元化扩张的道路。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业务的跨界经营,实际上从一开始可能是带有打劫、投机的心理。如果想玩真的,未来必然需要专业化的运营和投入。

无论是多元化,还是跨界化,对于所有家电厂商来说,没有对与错,或者行与不行。关键性问题还在于,是不是合适,能不能驾驭。

对于当前存在"多元化和跨界化"选择性迷茫的家电厂商,可以说为两类群体:一是一批专业化运营的厂商,二是实力弱小的厂商。

专业化厂商的最大优势,就是专业专注,在某一个领域建立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和一定的市场话语权,只不过面对这一轮浪潮的冲击和影响,内心发生了化,担心如果别人都在多元化,而我们不变,就容易掉队。那么,这个时候就得真的思考下,如果也要启动多元化,那你当前的专业化实力、团队能不能支撑。如果不能,就静观其变。

弱小的厂商才是最为迷茫的。因为无论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跨界化扩张,其实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只是感觉机会来了,风口到了,就想去试一把。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去试却是一个大问题。无论是他们选择多元化还是跨界化,都容易被理解是"不务正业"。所以,把握机会吧。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阅读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