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创市场风力减弱,2016年智能母婴产品过得怎么样?

这两年间,智能硬件走马观花式地在我们的视野中来回巡演,其中可穿戴设备、智能母婴和智能家居称得上是智能硬件中最受关注的三大领域。两年时间过去,整个智能硬件市场野蛮增长的时代已悄然结束,曾经乘着二胎政策的东风,被看作是一片“新蓝海”的母婴智能硬件领域也面临着实实在在的新思考。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行业里基本没有几家智能硬件单品能做到20万以上的月销量,就算突破了这个魔咒,也仅是偶尔出现,没有持续性。当风力渐弱成为普遍的共识,那些在2015年红透半边天的智能纸尿裤、智能胎心仪、智能配奶机等产品现在到底发展得怎么样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智能纸尿裤:切实做好产品品质,才能赢得消费者信心

纸尿裤是母婴行业内除奶粉外最受欢迎的分支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洗衣液、牙膏一样的快消刚需品项。目前,妈妈知了智能纸尿裤算得上这个领域比较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了。这款产品核心的差异化定位点在于其“纸尿裤+智能尿尿宝+手机APP”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三者的价值可分可合,不局限于智能硬件“非重复性购买”的短板。

据天猫贝肯熊旗舰店数据显示,妈妈知了智能纸尿裤产品的销量相比其他母婴智能硬件产品可谓是首屈一指,评价也高达4.9分。消费者的评论中,很多爸妈觉得这款产品“性价比高”、“纸尿裤质量不错”,“APP很生动有趣”。这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智能纸尿裤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已经渐渐在大众用户中普及开来。

不过,也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随着宝宝渐渐学会自己用语言或动作表达需要更换纸尿裤的需求,或者家里老人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等原因,他们并没有坚持一直使用智能纸尿裤。用户流失率问题的存在也说明——如何优化迭代出更方便实用的产品,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如何提高用户粘性变得尤为重要。

硬创市场风力减弱,2016年智能母婴产品过得怎么样?

智能胎心仪:消费者对技术性能的评估非常挑剔

准妈妈到了孕中孕晚期,通常医生会让孕妇每天数胎动,从来确保胎儿的安全,但是胎动的次数较少又没有规律,妈妈们很难精准的掌握数据,所以更科学的方法是使用多普勒超声波胎心仪测胎心,得出正确的胎心率。

这么讲来,胎心仪听起来确实是每个孕妈妈应该准备的产品。目前,从天猫搜索“胎心仪”销量排行最高的产品月销量高达1.3万来看,产品需求这块的确实比较坚挺,不过进军这一块市场的品牌也多达一百多家,产品功能和外形都相差无几,同质化相当严重。

根据消费者的评价来看,准妈妈都觉得入手一款安全的胎心仪,不仅是对宝宝的负责表现,更是给自己吃的一颗定心丸。所以在作出购买决策时,对胎心监测准确性、胎音清晰性、是否拥有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医疗技术性能的要求比较高。随着二胎放开,高龄产妇增多,市场对家用型智能胎心监护仪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

硬创市场风力减弱,2016年智能母婴产品过得怎么样?

智能体温计:最基础的需求可能就是刚需

中国的儿科门诊中,差不多一半以上的孩子是感冒发热的病情。这些孩子对父母看护的需求往往大于治疗的需求——他们需要时刻了解孩子的体温,了解孩子的病情变化,这也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父爱母爱的表达需求。

使用传统体温计不断的测量与记录,不仅让父母费神费力,更有可能打扰生病儿童的休息与睡眠。智能体温计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够相对便捷的连续测量体温,而这一点,恰恰满足了产品目标人群——儿童和备孕女性的刚性需求。

据天猫商城相关消费者评论显示,“轻巧、易用、测温快速、误差小”是消费者选择智能体温计的主要影响因素。接下来,如何在产品保障准确性与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升产品可穿戴的舒适性、为医患之间的开通便捷咨询通道,或将是智能体温计产品的思考方向。

硬创市场风力减弱,2016年智能母婴产品过得怎么样?

智能母婴秤: 叫好不叫座的背后是价值的权衡

称体重对于女人来说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体重秤也就成为很多女性家中的必备物件。普通的智能体重秤的售价在69-109元之间,加上“孕期体重记录分析,宝宝体重智能计算”等APP功能的智能母婴秤,定价便高达168-199元,妈妈们是否会愿意为此买单呢?

据天猫搜索“智能母婴安全秤”销量结果显示,消费者貌似对这款“妈妈的好帮手”并不太心动。其实,对于准妈妈来说,孕期的体重增重量关乎到准妈妈本身以及宝宝的健康,定期的称重确实非常有必要,普通的体重秤光滑的面板和窄小的秤脚也确实不太合适孕妈或者抱着孩子一起称重的妈妈使用,但这并不代表消费者愿意为此附加功能支付高出1倍的价格。售价明显高于同样功能的非智能单品成了智能母婴秤无法走入消费者的心中的首因。

硬创市场风力减弱,2016年智能母婴产品过得怎么样?

智能配奶机: 85、90后父母更愿意相信科学数据

给宝宝调配奶粉真的需要一台一千多大洋的智能配奶机吗?相信很多大众消费者第一反应都会对这款产品的必要性及价格持犹疑态度。

不过,有所据悉,虽然传统消费者对智能配奶机持“高科技玩物”的态度,但是对年轻的85、90后的年轻爸妈来说,他们更愿意相信科学数据提供的育儿建议。

他们认为,冲奶粉不是简单的奶粉加上水摇匀就好了,怎么把奶粉的营养完全发挥对他们来说是值得认真考虑的。当然,除了“配奶”功能之外,产品的清洁卫生、使用的便利性、“医生问诊”等附加价值,都是他们决定购买的综合考虑因素。

目前市面上除了智能配奶机外,还有各种智能奶瓶,在如何更科学、更方便地喂奶这个问题上,还大有可为。

硬创市场风力减弱,2016年智能母婴产品过得怎么样?

2016年,虽然在淘宝众筹、京东众筹等平台上,母婴智能硬件新品还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推出。但如今看来都差不多是一地鸡毛,并没有真正的爆品出现。包括诸如AR智能早教机、早教机器人等与益智概念相关的智能玩具也未能获得预期中的爆发。风投趋冷更是让智能硬件的创业浪潮不复去年的繁华盛景。一些产品未获市场认可的创业公司将直接面临大洗牌的现实,不排除相当数量的初创公司会倒闭消失。

谈及如何看待母婴智能硬件的兴衰轮回,妈妈知了智能母婴CEO杜亮表示:“传统产品也好,智能硬件也罢,说到底还是要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我们看到很多智能硬件产品是把原来存在的传统产品智能化,往往这样的产品更容易得到市场认可,而创造一个需求,要用一个新的理念去教育消费者,则难度大得多。所以,产品的设计者要始终坚持从用户出发,从实用场景出发的原则去思考问题,APP、大数据这些都可以暂时放一放,如何让用户愿意买单,如何让用户乐意使用,产品解决了用户什么实际问题,这才是最关键的。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阅读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