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车载投影显示,为什么说国产LCOS是新解法?
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载显示也经历一轮又一轮变革,从最初的机械仪表盘、电子液晶屏,再到今天的中控触摸屏、主副驾高清娱乐屏以及HUD(抬头显示),车载显示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国产LCOS车载投影显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车载投影显示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已形成HUD、智能大灯、舱内投影多个热门应用场景。这里面,HUD是大家最熟悉的,同时也是最广泛的应用场景,它可以将速度、导航指示、警告信息等关键驾驶数据直接投影到挡风玻璃上,从而减少驾驶员视线离开路面的时间。
相较传统仪表盘,HUD极大地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已成为现代智能汽车不可或缺的关键配置,对消费者的购车选择产生了很大影响。
1、车载投影显示常见的几种方案
显而易见,以HUD为代表的车载投影显示拥有不错的发展潜力,但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却是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应用场景很常见,说它陌生,则是因为很少有人了解车载投影显示之间的区别。
是的,车载投影显示也是有不同方案,比如DLP、LBS、micro LED、micro OLED、LCOS等等,自然而然地,不同的方案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
DLP由于其高亮度、高对比度和成熟的技术体系,在车载抬头显示(HUD)及一些高端车载投影应用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DLP适用于追求高质量图像显示的场景,但其现阶段也存在价格贵、系统结构复杂、功耗高等问题,另外该方案由德州仪器开发,从供应链角度来看,会受限于单一供应商。
LBS为激光扫描投影方案,它有着高亮度、长寿命和低能耗的优点,前景很广阔,但它在清晰度、对比度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microOLED、micro LED同样是前沿技术,前者结合了OLED显示技术的优势,如自发光特性、高对比度、快速响应时间以及宽视角,但它结构较为复杂,亮度较低,同时面对车载环境的振动、温度变化时,其耐用性和稳定性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目前只实现了小规模量产,并且良率也不高。相较之下,micro LED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更优,拥有长寿命以及不错的亮度,可惜至今尚未成熟,限制了其在短期内大规模商用的可能。
LCOS属于新型的反射式微型显示技术,在对比度和FOV(可视角度)与DLP相近,甚至更好。另外,LCOS器件分辨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适合集成于车辆狭小的空间内,如HUD、仪表盘和中控台等,有助于实现更加一体化的设计。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LCOS技术不受制单一供应商,它在专利上受到的限制很少。国内众多厂商在LCOS技术领域都展现出了积极的研发进展和创新能力,这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与DLP方案相比,LCOS在供应侧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为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前面我们提到了HUD是车载投影领域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当下HUD主要有C-HUD、W-HUD、AR-HUD几种分类,其中W-HUD为市场主流,但从长远来看,AR-HUD正呈勃发之势。
与其他HUD类型相比,AR-HUD可以将导航指示箭头直接投射到道路上,显示转弯方向、剩余距离等导航信息;同时,它还能实时提供安全警示,如碰撞预警、车道偏离警告等,这些都能显著提升驾驶时的直观性和反应速度,从而增强驾驶体验并提高行车安全性。由于能够实现清晰、明亮且色彩丰富的图像投影,同时在功耗和散热方面也有一定优势,因此LCOS技术特别适合用于AR-HUD,这也意味着其在车载显示领域还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