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看三打造”,破净化器发展僵局

净化器市场高速增长的态势略有放缓,从整体的市场状况来看,消费者净化器认知虽然增强,但转化率仍然较低,奥维云网(AVC)通过市场调查及测算调低年终预期至217亿元,同比增速回落至43.7%。
从目前消费形态看,恐慌性消费刺激减弱,理性购买提升,天气影响因素催生短期消费热潮现象降低,同时国家相关标准出台、监管整体趋严、负面报道频现,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市场发展。而从2013年至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净化器领域,产能及产品供给远高于消费需求转化,预计2015年将在行业内出现增长期首次洗牌。

在此次洗牌浪潮中,企业如何生存?如何打牢基石赢取行业发展良机,奥维云网(AVC)分析认为,企业需要做到“三看”,提前行业,早作布局,“三打造”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看”,提前行业一步,早作战略布局

1、看清行业发展,坚定信心,快速布局。目前大部分舆论报道对空气治理关注度与日俱增,国家相关部委对空气治理亦日渐重视,这造成了部分净化器企业对市场抱有迟疑之态,举棋不定,难下决心。另有部分企业将行业或自身增长的动力完全寄希望于天气的好坏,纯粹抱着看“霾”吃饭的心态,缺乏积极主动的进取策略。这两种心态目前在行业内普遍存在,对于行业发展动力不足。通读2015年“两会”工作部署,国家在环境治理方面采取的是稳中求进,逐步控制的方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净化器产业发展留出了足够的增长和转型空间,同时宣传角度以“霾”博嘘头,最终将会受制于环境,企业在对室内污染源的宣传基本处于零状态,而这一点才将会是净化器需要关注的重点。

2、看透产业格局,精准布局,戮力问鼎。从我国目前制造业发展的整体宏观环境来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互联网改造来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的趋势十分明显,家电业作为国内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面临着企业组织结构、商业模式、渠道结构等各方面的变革挑战。净化器产业的发展恰逢这一行业变革期,目前进场企业众多,自身各有优缺,净化器企业需要通盘考虑,精准判定自身产业定位,才将有机会在产业整合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形成行业良性发展。

3、看准市场节奏,巧用策略,产业突围。部分家电企业,尤其是部分传统家电厂商,在净化器市场仅作尝试布局,寄希望于盘子做大后,复制传统家电高举高打的发展方式,殊不知目前家电市场的行业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目前中国网民远超6亿人,并继续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这基本覆盖了目前我国的主流消费群体,网购人群渗透率超过50%,移动互联网人群近6亿人,且保持

10%以上的市场增速,由此带来的信息传播、市场运作、场景消费等商业形态变革日新月异。因此企业需要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看准市场节奏、洞察市场特点,用对策略,形成自身合力、产业合力。

“三打造”,聚资源,凝结核心竞争力

1、  打造品牌,辨明本质,重塑信任。品牌的本质特征在于通过信用或信任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和风险,提高选择效率与效能。单纯的通过传统的品牌打造方法,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中很难再次彰显效能。目前消费者或用户更多会选择主动接受而非被动灌输,用与用户最贴近的传播方法、传播渠道、传播内容才能形成精准有效的品牌影响力;

2、  构建渠道,聚合资源,多元并举。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形态走向是以多元化融合为背景的,新型渠道构建将更多的聚合社会化资源,企业自建官网、电商平台、物流资源、服务站点、专卖店、代理商体系等,企业需要在变革过程中重新梳理流通体系,建立符合新兴商业形态的渠道结构,集体验、销售、服务为一体,联通移动互联网形成人人传播、人人参与的新兴渠道形态。

3、  聚焦产品,净化智能,互为表里。目前净化器主流的净化技术主要为活性炭、HEPA物理过滤和集尘(或负离子)过滤为主,2014年三者的技术渗透率分别达到了62.7%、66.2%、64.5%,从市场结构来看技术相对稳定,但从行业内新兴的净化技术(如极碳芯)和业内净化器难以解决的疑难点(杀菌与抑菌、臭氧等问题),仍给净化技术突破提供了巨大空间,只要选择合适的商业运作模式,目前净化技术仍然存在被颠覆的可能。据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在智能化方面,净化器基本走在了家电行业的前端,空气质量检测、滤网更换提醒等技术渗透率2014年已然超过了50%,同时初效滤网的自动清洁、电源线自动收纳等技术也在逐步渗透。净化技术与智能化将成为净化器产异化的软硬结合点,并最终形成特色性品牌。

“三看三打造”,破净化器发展僵局

任何商业发展的前期都是一次资源积累的过程,只有资源积累形成了优势才能在行业内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而万事开头的第一步主要着手的就是聚焦用户,打造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形成可信任的品牌,这一点仍需行业积极对待,并形成自身特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阅读

精彩图集